哈尔滨“禁放令”实施后的首个春节,城市天清气朗,市民乐享宁静祥和,连急诊医生都睡了个好觉。“零燃放”“春节蓝”的背后,是决策者的正确引领,是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,更是管理部门的全力付出。从宣传引导到督导严查,从“四门落锁”到地毯式排查,从以罚示警到巡街管控,两个多月来,管理者们用脚步丈量城市引导民意,用坚守打动人心守护蓝天。
宣传引导
“禁放”理念入脑入心
观念与习惯的转变,本应潜移默化,但要摒弃旧俗开创明朗新风尚的举措,留给城市管理者和各部门的执行时间却并不宽裕。从政策出台,到具体实施,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,到燃放烟花爆竹的重要节点——除夕,仅仅两个月时间。
不禁则已,禁必禁住。这是对法规的敬畏,对城市的担当,更是政府必须肩负起的责任。面对延续千百年的习俗,不能一禁了之,更不能一罚了之,宣传引导必然要走在前面。如何让市民在短时间内从了解到理解、再到自觉遵守,这无疑是一场对我们这座城市高效运转和坚强执行力的大考。
“禁放令”颁布后,从市委、市政府,到各委办局、街道、社区,大家迅速统一思想,依据各自管辖范围,展开宣传、引导工作:市民政局在婚姻登记机关向办证新人发出“喜事新办,禁燃烟花爆竹”的倡导;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生发起“不燃放烟花爆竹倡议”,各中小学校开展“禁放”主题班会、发放“致家长的一封信”,通过“小手拉大手”,让“禁放”宣传走进千家万户;市妇联向全市广大家庭发出“保卫哈尔滨蓝天,树冰城文明新风”的拒燃烟花爆竹、禁烧冥纸冥币的倡议……
一时间,从机关到企业,从学校到家庭,从媒体报道到街头条幅,全市打响了一场“禁放”宣传战役。了解、理解了法规,更多的市民开始自我约束、相互监督。这期间,有人主动上缴烟花爆竹56箱,市民李先生的话代表了大多数百姓的态度:城市“禁放”是弃旧扬新的风尚,更是利城利民的好事,一定要支持!
督导严查
打出“禁放”组合拳
好举措需要好监管,好监管离不开严执行。
当市民对禁放观念入脑入心,如何保证监督全覆盖、管理不缺位就是重中之重。为方便市民上交未燃放的烟花爆竹,市安委办设立了821个回收点位引导市民上交“存货”,让“躺”在市民家中的烟花爆竹有了“出口”。(下转第二版)